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哥吉拉大螢幕上的轉變

 哥吉拉在電影上的演化史

   
  1954年的《哥吉拉》,將哥吉拉描述成身高50米、恐怖、巨大的破壞者,哥吉拉以其巨大身軀與熱線,彷彿只是為破壞而破壞般的蹂躪船隻與城市;再加上製作群刻意在電影前半段不公開哥吉拉的真面目,僅以腳印、叫聲、腳部的特寫與受害者的慘叫聲營造其懸疑性與神秘感,以及與第五福龍丸事件,二戰原爆與冷戰核競賽等時事及歷史事件的切合,使《哥吉拉》得到極大的回響與票房成功、哥吉拉「人類之敵」的反派形象也就成為哥吉拉早期幾部作品的主要基調。
這樣的形象在哥吉拉問世十年左右時出現變化,作為系列性的娛樂電影,本片無可避免的開始導入社會上的流行與話題性事物,進而改變了哥吉拉銀幕上的性格與形象。
  由於五零年代末期摔角手力道山引起的摔角熱潮、哥吉拉系列的第三作《金剛鬥恐龍》中哥吉拉與敵對怪獸日版金剛間的打鬥場面混入了擬人化的摔角動作,十週年紀念作《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裡哥吉拉更進一步的擬人化,出現了與異種怪獸間以肢體語言及叫聲溝通的劇情,並第一次出現「為保護地球(人類)而挺身對抗反派怪獸」的設定。至此,哥吉拉的反派形象已徹底消失、在接下來的幾部系列電影中、哥吉拉在電影主劇情中打擊惡勢力支配的怪獸,儼然成為正義使者,同時擬人化的人性刻劃更被進一步加強(如打敗敵人後擺出時下流行的動作),此種轉向最後在1967年的《哥吉拉的兒子 怪獸島的決戰》一片達到高潮本片為哥吉拉創造了一隻子獸迷你拉、哥吉拉除了在片中對抗巨大的異變昆蟲外還充分展現了親情。
  至20世紀六零年代末期,哥吉拉正義的「怪獸王」形象已牢不可破,此種形象與娛樂業生態環境的改變促使-哥吉拉電影再次作出轉形:日本家用電視的普及對電影票房造成了明顯的衝擊,由原哥吉拉系列電影特效總監圓谷英二所監製的電視劇《超人力霸王》(ULTRAMAN)也在兒童間掀起了對巨大變身英雄的崇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哥吉拉系列開始轉變為兒童娛樂電影(會作這樣的年齡層瞄準的著眼點在於父母必定會陪同兒童觀影而增加票房,以及以玩具為主的週邊產品的商業利益),在這些作品中,哥吉拉如同摔角冠軍與超人力霸王,與各式各樣危害人類的怪獸展開激戰,並加入許多各種取悅低年齡層觀眾的有趣情節。19681975年間哥吉拉以差不多每年一部的速率推出此類兒童電影基調的系列作,其中雖也有《哥吉拉對黑多拉》這種以公害為議題且表現手法帶有強烈實驗風格的異色作,不過這段期間的主要風格仍是簡單明快的劇情與豪快的打鬥。然而,本時期的系列電影票房卻出現了明顯且持續的萎縮,造成哥吉拉聲勢下滑的原因不止於一端,電視特攝影集的挑戰、石油危機造成的製作品質下降(譬如後期的幾部哥吉拉電影為節省成本,均大幅減少了破壞都市的場面)與系列作本身創意的枯竭都是主因,種種的原因終於東寶公司決定在1975年的系列第十五作《機器哥吉拉的逆襲》後暫停系列電影的製作,此一決定也標誌了日本195070年代怪獸特效電影黃金時代的結束。
  1984年,在九年的沉寂後,東寶公司於哥吉拉誕生30週年時推出的《哥吉拉》使這隻哥吉拉奇蹟式的在大銀幕復活,為了繼續在高度發展後高層建築林立的東京表現巨大感,哥吉拉的身高被改為80米。藉助電影特效的進步,與故事風格、形象重回成熟劇路線,哥吉拉的回歸獲得大成功,並開啟了至1995年結束的第二次系列作熱潮。
本時期的哥吉拉捨棄了六零、七零年代的擬人化描述,而是重新定位為類似系列原點的破壞者角色,哥吉拉成為一種不可預測並令以先進科技自豪的現代人類感到壓倒性無力感的活動天災。在重新設計為略具鈍重感而威嚴的外型的同時,對哥吉拉的描述也傾向於視為一種獨特的巨大生物,有著特殊的習性:如1984年版《哥吉拉》中哥吉拉對候鳥的超低音頻會有所共鳴,1993年的《哥吉拉 vs 機器哥吉拉》更將哥吉拉描述成一種以杜鵑鳥借巢方式繁殖的生物,種種具真實感的描寫令此時期的哥吉拉形象頗受好評,而本時期哥吉拉以核能放射線為食,為覓食而襲擊核動力潛艇與核電廠,最後也因體內不正常的核融合反應而失控死亡(《哥吉拉 vs 戴斯特洛伊亞》(1995))的劇情走向,也明顯隱含有對人類文明的反思。
日本方面原本欲以1995年《哥吉拉 vs 戴斯特洛伊亞》一片末尾的哥吉拉之死作為系列電影的完結,但由於美版《"哥吉拉"(吉拉)》(Godzilla(1998),台灣片名譯為酷斯拉,後來因不被認可為哥吉拉,故該出場怪獸改名為吉拉(Zilla),不過,電影並未改片名)無法令日本人接受,加上在哥吉拉系列結束時重製的另一經典怪獸系列卡美拉三部曲獲得大成功的影響及影迷的期盼、哥吉拉系列終於在1999年二次復活;在以《屠龍風雲:千禧年》為首而以《哥吉拉最後戰役》作結的六部作品中、哥吉拉的風格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八零、九零年代的經典形象,但比前一系列期更加強調與系列第一集故事關聯性的特徵,使本期各別作品的哥吉拉擁有複雜各異的象徵意義懲罰人類文明的天譴、過往的亡靈,對人類某種過於先進(或違反自然)的科技顯示出憤怒的巨靈,或人類面對無力克服危機時不得不認同的最強生物。可惜的是,這些大膽的嘗試未能使哥吉拉系列電影在好萊塢特效電影掛帥的今日獲得如過往亮眼的成績,東寶也在公開《哥吉拉最後戰役》的同時宣布五年到十年甚至永久性的不再拍攝哥吉拉系列電影。
        但在時序步入2010年代的現在,哥吉拉又再度成為電影界的寵兒它舉世聞名的巨獸形象提供了好萊塢電腦特效奇觀電影絕佳的發揮空間與系列電影特有的票房保證優勢,2009年,美國傳奇影業再次取得了哥吉拉的拍攝權利,與華納兄弟合作拍攝了全新的美版哥吉拉電影並於2014年上映。較之飽受愛好者非議的1998年版,片中的哥吉拉在擁有更貼進日本原始設定的外型與背景(如同樣有著在1950年代與人類初次發生衝突的過去)的同時被賦予了更具富說服力的新詮釋,哥吉拉成為立於遠古奇特的高放射性生態鏈頂端、因死敵穆透的復活而甦醒的巨大生物。這個獲得全球票房與口碑雙重成功的改編亦重新燃起了母公司東寶對哥吉拉的熱情,而於2016年推出了全新的日本哥吉拉電影《正宗哥吉拉》,並首度以全CG的方式沉重地描述了一段真實日本面對哥吉拉出現時陷入混亂的故事。如今,隨著傳奇影業正式地預告美版哥吉拉將擁有自己的三部曲電影以及與另一經典怪獸金剛共用的世界觀,再一次成為了全球影壇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名字之一的哥吉拉也將繼續在螢光幕上縱橫睥睨下去。

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